7月28日晚间,中化国际发布公告称,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交易对方蓝星集团持有的南通星辰100%股权。公司股票也于2025年7月29日复牌,截至当日收盘,公司股价报收4.25元/股,全天涨幅10.10%,总市值152.51亿元。
公告显示,此次标的公司南通星辰主要从事PPE、PBT及相应改性工程塑料,以及环氧树脂及双酚A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,且报告期内的经营情况良好。
若此次交易完成,公司的环氧树脂业务在产能、牌号及客户应用上将进一步开拓,增强产业链竞争力。另一方面,南通星辰在工程塑料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和产品竞争优势,交易完成后,公司可以快速扩充在高性能、高附加值的工程塑料领域的产品布局,新增产品可与中化国际现有ABS、PA产品线打造具备更强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组合。
2023年以来中化国际持续亏损
中化国际的前身为中化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,1998年12月公司在北京成立,并于次年12月在上交所上市。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基础原料及中间体、高性能材料、聚合物添加剂等。
展开剩余67%财务数据显示,2023年以来公司营业总收入持续下降,净利润则一直处于亏损状态。2024年,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29.25亿元,同比下降2.48%;归母净利润亏损28.37亿元。而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18.48亿元,两年累计亏损达46.85亿元。
2025年一季度,中化国际实现营业总收入108亿元,同比下降7.01%;归母净利润亏损3.96亿元。
7月12日,中化国际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,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8.07亿元至9.49亿元,而2024年同期,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232万元。
中化国际表示,2025年上半年公司所处行业环境仍处于低迷,国内化工品价格指数持续低位运行,主要产品价格仍处于历史低位。其中,基础原料及中间体板块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5%-35%,但环氧丙烷、苯酚、丙酮、双氧水等主要产品的价格仍处于历史低位,公司已通过能源、费用方面的降本,实现整体产业链的减亏。高性能材料则由于汽车需求下滑、产品跌价、关税等影响,该块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约3%-8%。聚合物添加剂板块受行业新产能投放影响,产品价格同比约下跌 15%,板块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约 13%-20%。
2025上半年南通星辰净利润超1.5亿元
公开资料显示,此次并购标的南通星辰的主营业务为环氧树脂与工程塑料,产品涵盖环氧树脂、双酚A、聚苯醚(PPE)、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(PBT)及系列改性工程塑料。目前,南通星辰的产品已广泛渗透于涂料、胶粘剂、汽车、家电等传统行业,并在新能源、智能驾驶、新一代通信技术等新兴领域实现重要应用。
2023年至2025上半年,南通星辰均保持盈利,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405.12万元、4630.27万元、15752.98万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工程塑料领域方面,南通星辰自主掌握聚苯醚(PPE)核心技术,产能居国内首位、全球第二。近年该产品切入光伏、锂电、电子电气等高景气赛道,需求持续高增。另外,公司还拥有自主专利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(PBT)业务,其中PBT 工程塑料已广泛渗透至汽车、电子电器、纺织、机械设备等终端领域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供信息分享,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。
版权声明: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。
发布于:上海市股票配资专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